4 mm时,可不装设接闪器。
53、三类防雷建筑物的专设引下线,不应少于 2 根。
54、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平行敷设的管道,其净距小于 100 mm时应采用金属线跨接。
55、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当通信线路采用钢筋混凝土杆的架空线时,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尚应装设户外型电涌保护器,每台电涌保护器的短路电流应等于或大于 2 KA。
56、电子系统电涌保护器的保护部件连接在线与地之间称为共模保护
57、一座建筑物中兼有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时,当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部分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 30% 及以上时,宜确定为经一类防雷建筑物。
58、在LPZ0A或LPZ0B区与LPZ1 区交界处应设置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与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应少于2处 。
59、楼层等电位端子板与机房局部等电位端子板之间的连接导体宜选用多股铜芯导线或铜带,其最小截面积不应小于25 mm2。
60、楼层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最小截面积不应小于 100 mm2。
61、电子信息系统线缆与防雷引下线的最小平行净距为 1m 。
62、电子信息系统线缆与燃气管的最小平行净距为300mm,最小交叉净距为 20mm 。
63、防雷接地、交流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共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应按接入设备中要求的 最小值 确定,当无法确定时,接地电阻值应小于 4 Ω。
64、按年平均雷暴日数,地区雷暴日等级宜划分为 少、中 、多 、强 雷区。
65、机房设备接地线 不应 从接闪带、铁塔、防雷引下线直接引入。
66、有一高度50m的砖结构烟囱,应设 2 根防雷引下线,引下线采用圆钢时,直径应不小于12 mm 。
67、电涌保护器的设计类型有 电压开关型、电压限制型、复合型 三种。
68、接闪带通过建筑物伸缩沉降缝处,应将接闪带侧弯成半径为 (100mm)弧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