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浪涌保护器(SPD ) 是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泄放浪涌电流的电器,它至少包含一个( A )。
A、非线性元件B、压敏电阻C、放电管D、熔断器
102、冲击电流一般用于浪涌保护器的( A )试验。
A、Ⅰ级B、Ⅱ级C、Ⅲ级D、以上都不是
103、传输系统中插入一个浪涌保护器所引起的损耗称为插入损耗,其值等于浪涌保护器插入前后的( C )功率比。
A、电压比B、电流比C、功率比D、阻抗比
104、垂直接地干线宜选用多股铜芯导线或铜带,其最小截面积不应小于( D )mm2。
A、6 B、16 C、25 D、50
105、机房局部端子板之间的连接导体宜选用多股铜芯导线,其最小截面积不应小于( B )mm2。
A、6 B、16 C、25 D、50
106、设备与机房等电位连接网络之间的铜连接导体最小截面积不应小于(A)mm2。
A、6 B、16 C、25 D、50
107、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最小截面积不应小于( D )mm2。
A、25 B、50 C、100 D、150
108、机房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最小截面积不应小于( B )mm2。
A、25 B、50 C、100 D、150
109、当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户外线缆采用非屏蔽电缆时,从人孔井或手孔井到机房的引入线应穿钢管埋地引入,埋地长度不应小于( B ),且不宜小于15米(ρ为埋地电缆处的土壤电阻率)。
A、√ρB、2√ρC、3√ρD、1.5ρ
110、电子信息系统线缆与防雷引下线的最小交叉净距为( C )。
A、100mm B、150mm C、300mmD、500mm
111、配电系统中一般用电设备的耐冲击电压额定值Uw可为( C )。
A、6kv B、4kv C、2.5kv D、1.5kv
112、在TN-S系统中每一相线与PE线间的浪涌保护器的最大持续工作电压Uc值不应低于( B )。
A、U0 B、1.15U0 C、√2U0 D、√3U0
113、LPZ0和LPZ1 界面处每条电源线路的浪涌保护器的冲击电流Iimp,当无法计算确定时应取Iimp( A )。
A、大于或等于12.5kA B、小于或等于12.5kA
C、大于或等于20kA D、小于或等于20kA
114、电源线路浪涌保护器在各个位置安装时,浪涌保护器的连接导线应短直,其总长度不宜大于( A )。
A、0.5m B、0.8m C、1m D、1.5m
115、接地装置与室内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的连接导体截面积,铜质接地线不应小mm2,当采用扁铜时,厚度不应小于mm。( C )
A、75,4 B、50,4 C、50,2 D、25,2
116、对于石油化工装置,高大炉体、塔体、桶仓、大型设备、框架等应至少使用两根引下线,引下线的间距不应大于( B )
A、12 m B、18m C、25 m D、30 m
117、石油化工装置中在高空布置、较长的卧式容器和管道(如送往火炬的管道)应在两端设置引下线,长度超过( A )时应增加引下线数量
A、18 m B、25m C、30 m D、100 m
118、石油化工装置防雷电感应的接地体,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