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特斯拉的新型避雷器建立在截然相反的原则之上。它的终端有一个很大的表面。它确保了非常低的密度,并保持了周围介质的绝缘质量,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泄漏,从而起到类似排斥雷电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数。
自从一百多年前本杰明·富兰克林 (Benjamin Franklin) 提出避雷针以来,它作为防止破坏性大气放电(如闪电)的保护手段,几乎已得到普遍采用。在最近一次关于防雷主题的讨论中,纽约的 Nikola Tesla 博士提出了许多关于安装在世界各地房屋、谷仓和公共建筑中的普通避雷针的真正功效的有趣事实,这些事实并不为人所知。特斯拉博士说:“普通避雷针的功效在一定程度上无疑是通过统计记录建立起来的,但关于它的运作,通常存在一个普遍的、然而单一理论谬误,它的构造在一个特征上存在根本缺陷,即它典型的尖头。在他在这里说明的新型避雷棒和端子中,特斯拉避免了金属部件上面向天空的所有此类点,并使用了完全不同的端子形式和排列。
在允许泄漏到空气中时,人们普遍认为针状避雷针具有两项功能:一种是排出地面的负电,另一种是中和云层的正电。在某种程度上,它两者兼而有之。但是,对地球电干扰的系统研究清楚地表明,富兰克林导体的作用,作为一个通用的解释,是错误的。实际测量证明,即使是从许多点逸出的电量,与在相当大的陆地区域内感应的电量相比,也是完全微不足道的,而且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在耗散。但确实,杆附近带负电的空气在相同的影响下具有导电性,有助于雷电通过。因此,它增加了附近发生雷电放电的可能性。这种避雷针的基本事实是:首先,它会吸引闪电,因此它比没有避雷针的建筑物更频繁地被击中;其次,它使它所接收的大部分(但不是全部)放电变得无害;第三,通过使空气导电,并且由于其他原因,它有时是损坏邻近物体的原因;第四,总的来说,它防止伤害的能力或多或少地超过了它带来的危险。

相比之下,特斯拉的新型避雷器建立在截然相反的原则之上。它的终端有一个很大的表面。它确保了非常低的密度,并保持了周围介质的绝缘质量,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泄漏,从而起到类似排斥雷电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数。
对放电真理的理解的一部分,错误的应用导致缺乏全面的理解是富兰克林避雷针采用其传统的尖头形式的原因,但理论考虑,以及在研究过程中使用特斯拉无线电发射器进行研究过程中取得的重要发现,通过这些发射器获得了实际上与自然界中发生的电弧相当的体积和张力的电弧,立即确立了富兰克林型避雷棒所基于的迄今为止流行的概念的谬误,并显示了这种新型避雷器的独特新颖性。
此外,对自然干扰中涉及的电量的实际估计表明,归因于尖头避雷针的功能是多么绝对不可能。一团云可能包含数十亿个或更多电单位,在地球上感应出等量的电,许多避雷针多年来都无法抵消。特别是对于可能必须满足的实例条件,参考了一个实际案例(1904 年),其中似乎有一次在两个小时内发生了大约 12,000 次中风,所有事件都在距离观察地点不到 31 英里的半径内。
但是,尽管尖头避雷针在上述一个方面非常无效,但它具有高度吸引闪电的特性——首先,由于它的形状,其次,因为它电离并使周围的空气导电。发明者声称,这在上述特斯拉无线发射器的长期持续测试中无疑已经确立,而此功能是富兰克林型保护器的主要缺点。
尼古拉·特斯拉 (Nikola Tesla) 是高频电流(如雷电放电)方面的专家,他最近为新的“圆形”避雷针申请了专利,他表示这种避雷针优于我们所有人都熟悉的历史悠久的“尖头”避雷针。此外,特斯拉博士有充分的理由在避雷针设计中做出这种彻底的改变。
在图 A 和图 B,说明了这种低密度端子的不同形式及其布置。在图 A中有一个椭球形轮廓的铸造或旋压金属外壳,其下侧有一个带有瓷或其他绝缘材料衬套的套筒,适合于紧紧地滑在金属棒上,金属棒可以是普通的避雷针。图 B 显示了另一种形式的端子,由圆形或扁平金属条组成,从中心集线器辐射,该金属条直接支撑在金属棒上,并与金属棒电接触。这种类型的特殊目标是降低风阻,但杆必须有足够的面积来确保较小的静电密度,并且它们足够接近以使总容量几乎等于相同外部尺寸的连续壳体的容量。该建筑的全景显示了一个圆顶形的接地金属圆顶,由烟囱承载,以这种方式起到了罩子和保护器的双重实际用途。
从上述内容可以清楚地看出,在所有情况下,新的 Tesla 终端都会防止漏电和随之而来的空气电离。为此,它是否绝缘并不重要。如果它被雷击,电流将很容易直接或通过或如图 A所示通过之间的一个小气隙到达地面。但是,这种事故变得极不可能,因为到处都有地面电荷达到高密度并且空气被电离的点和投影。因此,改进的避雷针的作用相当于一种驱使力。既然如此,就没有必要在很高的高度支撑它,但接地连接应通常小心,并且通向它的导体必须具有尽可能小的自感应和电阻。特斯拉已经为这款新型避雷器申请了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