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电阻测量在建筑工程验收和防雷检测中必不可少,由于测量方法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对测量结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章分析了导致接地电阻测量误差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减小或者抑制测量误差发生的措施。对于工程技术人员正确测量接地电阻及获得准确的数值提供了技术参考
仪的频率,使测试电源频率远离干扰信号频率段;加大测量信号的强度,增强信噪比。或者可以将测量极的线路从建筑物内部引至待测量设备,这样可以对户外的干扰电磁波起到一定的屏蔽作用,从而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这主要是因为现代建筑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基础和墙面屋顶的钢筋纵横交错、相互连接,相当于构成了一个法拉第笼。从而可以对户外的干扰电磁波起到一定的屏蔽作用。
4 测量电极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测试电极插入土壤之后,电极与土壤之间会产生接触电阻,这部分接触电阻包含在测量得到的接地电阻中。为了减小测量的误差,电极应与土壤紧密接触,尽量减小接触电阻,从而降低电位极本身的接地电阻,提高测量精度。因此测量电极应选用不易弯曲且表面光滑的圆钢,不应使用螺纹钢,因为测量电极打入地中时,螺纹钢的螺纹会卷起泥土,在螺纹钢的表面形成空气层,有可能会引起较高的接触电阻,造成较大的测量误差。
电流极接地电阻与测量电源内阻属于串联关系,这也是影响注入电流的一个因素。接地电阻越大,注入电流越小;接地电阻越小,注入电流越大。在测量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降低电流极的接地电阻来增大注入电流,保证测量精度。实测过程中尽量将电流极全部打入土壤;或者可以在电流极周围浇一点水。这些方法目的都是降低接触电阻,获得大的注入电流。
5 激发极化效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交流电流通过大地时,大地的视在电阻率因电流频率的增大而减小的现象称为激发极化效应。视在电阻率随电源频率变化的大小与大地中可被极化的物质的含量有关。当大地中含有疏松的沙粒时,就会产生比较明显的激发极化效应。测量接地电阻时,电流流过的区域越大,碰到大地中可被极化物质发生激发极化效应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发生激发极化效应时,土壤电阻率降低,导致所测接地电阻值小于真实接地电阻值。因此测量前必须对土壤状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再根据实际情况修正获得的数值,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小测量误差。
6 季节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防雷接地电阻应该是考虑季节变化的最大接地电阻,因此不应在雨天或者雨后进行测量,多数实验结果表明,雨后土壤电阻率急剧降低,接地电阻测量值普遍偏低。
7 仪器使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接地电阻测量仪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磨损或者其他原因,可能出现金属夹锈蚀、线路折断等情况,导致测量值误差太大或者错误。因此对测量仪器定期检定并合理保养是必要的。
8 结论
影响接地电阻测量的因素是多样的,要求检测人员具备强烈的责任心,熟练掌握测量技能并严格执行检测规范。检测前对测试场所环境进行详细评估,尽量消除干扰因素的影响。对于测量数值,应做好资料积累。以便于历年数据对比分析。
参考文献
[1]潘忠林.现代防雷技术[M].四川: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86-87.
[2]张培刚;陈章伟;张国鸣. 大型接地网接地电阻测量误差分析和对策[J].浙江电力,2009:,(2):81-83.
[3]曹晓华;孙昭昌;孙伟.接地电阻测量方法[J].变压器,44(10):40—42.
[4]李景禄,郑瑞臣.关于接地工程中若干问题的分析和探讨[J].高电压技术,2006(6).
[5]鲁志伟,常树生,兰淑丽,等.引线间互感对土壤电阻率测量结果的影响[J].高电压技术,2004(5).
[6]许颖,刘继,马宏达,等.建(构)筑物雷电防护[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17949,卜2000.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第一部分:常规测量[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8]解广润.电力系统接地技术[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1991.
[9]冯志伟,肖稳安,马金福.影响接地电阻测量结果的因素分析[J].电气应用,2010(15).
[10]杨仲江.防雷装置检测审核与验收[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18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