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内容请联系公司索取,购买我司仪器者免费赠送仪器及防雷检测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本防雷检测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物的防雷检测,也适用于常规建筑物的年检。
本作业指导书不适用《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21714-2105中规定以外的建构筑物。
检测第一类、第二类建筑物时应取得主管部门颁发的防雷检测甲级资质方可进行。
2. 引用标准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21714-2105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12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
3. 测试仪器清单
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主要性能要求
型号 编码 测量范围
1 激光测距仪 SW-150
2 测厚仪 MT600
3 经纬仪 DE2A
4 拉力计 HP-500
5 可燃气体测试仪 TYBX31C
6 接地电阻测试仪 FW-E08AP
7 土壤电阻率测试仪 FW-E08BP
8 等电位测试仪 FW 3700P
9 环路电阻测试仪 FW 3020B
10 防雷元件测试仪 FW-SPD06
11 绝缘电阻测试仪 FW 3050P
12 表面阻抗测试仪 SL-030B
13 静电电位测试仪 FMX-003
14 数字万用表 UT61E
15 标准电阻 FW-DZ
16 钢卷尺 DL9150
17 游标卡尺 111-101
4. 检测分类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第3.0.1条规定:建筑物应根据建筑物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检测前应首先用激光测距仪(SW-150)测量被检测建筑物的长、宽、高,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 附录A 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中的公式计算出年预计雷击次数,然后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 第3.0.2条、3.0.3条和3.0.4条的规定对被测建筑物进行防雷分类,确定防雷类别后应按照《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21714-2105 中规定的不同防雷类型的建筑物分别进行检测
。
年预计雷击次数计算公式:
N = k ×N g×A e
式中:N—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 (次/a);
k—校正系数, 在一般情况下取 1;位于河边、湖边、山坡下或山地中土壤电阻率较小处、地下水露头处、土山顶部、山谷风口等处的建筑物,以及特别潮湿的建筑物取 1.5;金属屋面没有接地的砖木结构建筑物取 1.7;位于山顶上或旷野的孤立建筑物取 2;
N g—建筑物所处地区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 (次/km2/a);
A e—与建筑物截收相同雷击次数的等效面积 (km2)。
3.0.2在可能发生对地闪击的地区,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1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火炸药及其制品的危险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爆轰,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2 具有 0区或 20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
3 具有 1区或 21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3.0.3在可能发生对地闪击的地区,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1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2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和飞机场、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注:飞机场不含停放飞机的露天场所和跑道。
3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信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的建筑物。
4国家特级和甲级大型体育馆。
5制造、使用或贮存火炸药及其制品的危险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6具有 1区或 21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7具有 2区或 22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
8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9预计雷击次数大于 0.05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和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