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资料 Technology
0引言
击雷建(构)筑物防雷装置安全检测工作始于九十年代初期,该项工作隶属于各级气象主管部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检测项目从直击雷接地测试,逐渐发展为侧测量、防闪电电涌侵入测量、防闪电感应测量、等电位连接测量、浪涌保护器测量及防静电接地测量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检测系统。气象主管部门下属的检测机构也随着发展,先后成立了防雷检测站、防雷监测中心、防雷所,检测人员由兼职人员发展为防雷专职人员。检测仪器设备也由仅有的接地摇表更新为数字式接地电阻测试仪、大地网接地电阻仪、等电位测试仪、浪涌保护器巡检仪等专用仪器。防雷检测行业越来越正规,须具备专业检测资质并取得计量认证证书才能对外出具合法检测报告。新建项目需开展防雷竣工检测、投入使用的项目应开展防雷定期检测,不论技术规范还是法律法规都有明确的规定。因此,防雷检测作为安全工作的重要一环,被政府和安全责任主体广泛理解和接受。
1 防雷检测行业现状日前,中国气象局下发通知,要求积极履行气象部门的雷电灾害防御组织管理职责,进一步加强防雷减灾安全监管工作,要按照国务院“放管服”改革各项要求,强化责任落实,牢固树立纪律意识,在工作中坚守五条红线:一是所有行政审批不得收费,包括防雷装置检测资质认定、防雷装置设计审核与竣工验收;二是已经取消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雷评和防雷产品测试一律不得再与审批挂钩,不得作为审批的前置条件;三是转为受理后的技术服务,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和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按照谁审批、谁委托、谁付费的原则,一律不得再向行政相对人收费;四是防雷专业技术人员能力评价,要考培分离,承担评价的省级气象学会一律不得组织培训和收费;五是防雷检测资质管理,坚决依法放开、公平公正,坚决杜绝标准不一、内松外紧,杜绝吃拿卡要等行为。
1.1 政策改革现状
随着防雷管理的加强,现行有效的防雷法律法规和规章共8部,其中法律1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法规3部,分别为《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和地方性法规,如浙江省出台的《浙江省气象条例》;规章4部,分别为《防雷减灾管理办法》、《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防雷工程专业资质管理办法》和地方政府规章,如浙江省出台的《浙江省雷电灾害防御和应急办法》。依据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气象部门履行了防雷公共服务和技术服务职能,为防雷减灾和保障人民财产遭受损失做出了很大贡献。2016年11月,中国气象局等11部委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的决定》的通知,国务院高度重视防雷安全管理和建设工程防雷许可优化的整合工作,将气象部门承担的房屋、市政基础工程防雷许可划归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管理。公路、水路、铁路、通信、核电、电力、水利等专业建设工程的防雷许可由各专业部门管理。气象部门仅保留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场所,如:油库、气库、弹药库、化学品仓库、烟花仓库,以及雷电易发区的旅游、矿区的防雷许可和监管。防雷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也必然对防雷市场需求和中介服务带来深远的影响。
1.2 市场需求现状
审批制度的改革伴随着法律法规的修订,防雷安全的监管并没有削弱。不论防雷许可审批归属哪个主管部门,对于新建项目建(构)筑物的防雷竣工检测是必不可少的技术环节。气象法明确要求对可能遭受雷击的防雷装置要开展防雷检测工作,根据法律法规和审批竣工要求,新建项目的防雷装置必须通过防雷检测,满足国家规范要求才能交付投入使用。因此竣工检测报告作为综合验收的必备技术资料已经深入人心,建设方或施工方均会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开展检测工作。
对于投入使用的建筑物,应实行定期检测制度,防雷装置应每年检测1次,对于易燃、易爆和火灾危险场所应当每半年检测1次。安监、气象等部门将易燃、易爆、火灾危险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纳为重点监管单位,每年都会对这些重点单位开展不定期的检查,防雷检测报告作为安全工作提供的证明材料也在检查之列。企业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时,也需要对投入使用的建筑物开展防雷检测。在政府重点监管之外的行业存在意识淡泊、认识不到位、甚至对防雷安全检测存在抵触情绪和拒绝检测行为。
对于防雷技术服务市场,虽然投入使用的建筑物数量远多于新建竣工项目,大量普通建筑物未在政府重点监管之内,如民用住宅建筑,安全主体责任分散、不明确,没有相应的管理机制,防雷检测从竣工后就处于中断状态,甚至对防雷装置的检查、维护也没有开展。新建竣工项目的防雷检测市场需求旺盛,检测市场的占比也远大于定期检测市场。
12月12日,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在广州组织召开了“全国防雷减灾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一期)”验收会。
全国防雷减灾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由中国气象局委托广东省气象局围绕防雷减灾体制改革的需求进行建设。平台建设将防雷减灾监管放在核心位置,重点突出行政执法和防雷市场主体的监管职能,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互联网+”监管。平台主要有八大功能模块:行政监管结果、防雷重点单位监督、检测机构信息、气象学会能力评价、雷灾调查结果、防雷产品抽查结果、查询统计、政策法规标准等,可对易燃易爆等重点场所的防雷安全实时动态监控,推动监管方式向智能化、精准化转变,有效提升防雷减灾安全监管效能。
2025-02-19
434
2025-01-03
707
2025-01-02
390
2025-01-02
370
2024-12-31
467
2024-12-27
557
2024-12-27
353
2024-12-26
283
2024-12-26
334
CMCE多电场补偿器与富兰克林避雷针:防雷的最佳选择是什么?
2024-12-26
254
办公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南新路15号1983创意小镇C5栋3F10
电话:0755-3285 8828
邮箱 : info@futurewa.com
创新 .服务.共赢
Innovation Service Win-w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