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防雷减灾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于2015年12月21日正式印发。《意见》出台的背景、过程是什么?防雷减灾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是什么?各级气象部门应如何贯彻落实《意见》?日前,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于新文接受记者专访,就《意见》进行解读。
防雷减灾体制改革是转变气象事业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经过各级气象部门的共同努力,防雷减灾的机构、队伍逐步健全,法规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气象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防雷减灾体制机制与改革形势要求不相适应、基层防雷减灾机构政事企界限不清、行政审批与技术服务主体混同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防雷减灾体制改革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必须要加快推进。按照行政管理、业务服务和市场监管对防雷减灾工作进行谋篇布局,转变防雷减灾事业发展方式。通过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激发市场活力,降低企业和社会防雷减灾成本,提升防雷减灾服务保障能力,扩大防雷减灾服务保障覆盖面,防雷减灾工作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记者: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意见》的出台过程。
于新文:中国气象局党组高度重视防雷减灾体制改革。从2014年11月27日组建专门的起草工作班子到今年12月21日《意见》印发,历时1年多时间。中国气象局在充分调研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多次召开局党组会、全面深化气象改革领导小组会、局长办公会以及研讨会、座谈会等一系列会议对《意见》进行专题研究和讨论,并结合国家深化改革新要求,多次修改《意见》。
《意见》出台过程中经历了五个重要的时间点:
一是今年1月份的全国气象局长会议。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在以《适应新常态 加快转方式 全面提高气象事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题的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以气象服务体制改革为重点,以防雷减灾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以气象科技体制改革为抓手,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并在分组讨论中和会议总结中专门就防雷减灾体制改革进行了强调和部署。
二是5月4日召开的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规范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的通知》局党组会。在通知下发后,中国气象局党组专门召开会议研究落实文件精神,从国家改革大局和事业长远发展出发,提出了清理规范防雷减灾行政审批4项中介服务事项的处理意见,并报送国务院审改办。据此,对《意见》相关内容作了进一步调整。
三是5月11日在苏州召开的部分省市参加的防雷工作座谈会。会议通过结合国家改革部署和部门基层实际的深入研讨,明确了防雷减灾的管理、业务、服务以及体制机制等问题,特别是对推进防雷减灾体制改革、加强标准和制度建设等提出了要求。通过座谈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确了改革方向和任务,对于加快推进防雷减灾体制改革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根据此次会议精神,站在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更好谋划气象改革发展的高度,又对《意见》进行了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