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远华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远华电气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0755-32858828
®
CMCE多电场补偿器系列产品请添加微信fangleiren咨询
深圳市远华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新闻中心

更好地了解我们……

 

   新闻中心​  NEWS

气象局:雷厉风行 改革潮头写担当
来源:中国政府网 | 作者:Futurewa | 发布时间 :2017-01-16 | 6060 次浏览: | 分享到: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走过“十三五”开局之年,当改革领域越来越多的“动真碰硬”转化为“真金白银”,我们愈加坚信,“深化改革”无疑仍是解码当代中国发展的关键词。

从偏离到回归:

全方位强化防雷安全管理

让“看得见的手”更有效

在我国,雷电灾害曾经造成每年约700人至800人死亡,经济损失达100亿元。显然,防雷减灾领域的任何变革,都决不能有悖于对“安全”的守护。

如果说主动“削权割肉”是对防雷服务市场规律的尊重,那么“把该管的事情管好、管到位”,则是对政府应尽职能的充分行使,让“看得见的手”更有效。其中,“安全监管”无疑是气象部门行使管理职能的核心。

而过去,气象部门在防雷减灾中普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对这一职能的行使有时过了头、有时没到位。“减审批不能减安全,优化整合也不是甩包袱”,正本清源后的防雷服务,要想真正回归到防雷减灾的法律定位上来,回归到基础性公益性的事业定位上来,必须全方位补齐监管“短板”,弥补安全“缝隙”。

带着这样的自省,过去一年,气象部门在充分行使政府职能上稳扎稳打,从全面加强防雷减灾安全管理,到紧抓防雷服务市场事中事后监管,再到完善规章制度与标准规范,在防雷减灾领域气象部门的角色,正逐步回归正轨。

这一年,防雷安全管理中政府的领导责任、部门的监管责任、企业的主体责任更清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依法制定权责清单并向社会公布,各地纷纷将防雷安全工作纳入地方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政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全国开展防雷减灾安全专项检查4000余次。

这一年,防雷服务市场虽全面开放,但绝无“一放了之”,气象部门对防雷减灾服务的事中事后监管,有力推动了市场规则的公开、透明。通过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及时向社会公开抽查情况和查处结果,“双随机一公开”机制充分发挥监管“利剑”作用。

这一年,防雷减灾领域的规章、制度、标准进一步健全与完善。在防雷装置检测领域,资质评审细则、信息公开办法、机构信用评价规范等规范性文件和配套标准新鲜出炉;在防雷行政审批领域,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竣工验收等服务指南更加“贴心”。这一切,都成为各地气象部门依法履职的最有力支撑。

如果将目光投向防雷减灾的基层阵地,我们会发现,从发布信用“红黑榜”,到创新管理方式,再到建设智能监管平台,各地气象部门在对监管制度和能力建设的探索中,扭住了履行管理职能的重要抓手,“多点开花”的创新之态,正引导防雷市场健康发展——

一张定期滚动更新的防雷装置检测“黑名单”和“红名单”,让在浙江从事这一行当的企事业单位格外重视诚信建设。严重违反法规规章的防雷检测单位被纳入“黑名单”,是气象部门的重点监管对象;严格依法依规开展服务并获得表彰或奖励的单位则进入“红名单”,将来之不易的信誉转化为无形资产。

双击此处添加文字
公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