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防雷减灾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于2015年12月21日正式印发。《意见》出台的背景、过程是什么?防雷减灾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是什么?各级气象部门应如何贯彻落实《意见》?日前,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于新文接受记者专访,就《意见》进行解读。
中国气象报记者 张明禄
《中共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防雷减灾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于2015年12月21日正式印发。《意见》出台的背景、过程是什么?防雷减灾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是什么?各级气象部门应如何贯彻落实《意见》?日前,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于新文接受记者专访,就《意见》进行解读。
记者:气象部门为什么要推进防雷减灾体制改革?
于新文:为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中国气象局党组把防雷减灾体制改革作为2015年全面深化气象改革的突破口,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开放防雷减灾服务市场,改革防雷减灾行政管理、业务服务和市场监管体制机制,实现防雷减灾工作创新发展,真正把改革发展协调起来,全面提升防雷减灾服务水平,更好地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防雷减灾体制改革是落实国家改革任务的必然要求。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政府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财税体制改革、价格管理体制改革、商事制度改革等,都对防雷减灾体制机制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规范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的通知》对清理中介服务事项、破除中介服务垄断、切断中介服务利益关联等提出明确要求。李克强总理在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转变政府职能要继续在简政上下功夫,着力破除审批“当关”等乱象。《国务院关于第一批清理规范89项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对防雷行政审批3项中介服务进行了清理规范。落实李克强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务院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都要求气象部门必须加快推进防雷减灾体制改革步伐,坚决摒弃部门利益,进一步简政放权,切实转变职能、优化服务。
防雷减灾体制改革是更好地发挥防雷减灾安全作用的必然要求。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就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强调,要切实增强抵御和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全面提高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防雷减灾工作是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现阶段雷电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占气象灾害造成直接伤亡人数的比重仍然很大,防御雷电灾害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需求仍然很高,雷电灾害监测预警和防御能力仍较薄弱。为进一步加强防雷减灾工作,强化防雷减灾安全管理,迫切需要通过深化防雷减灾体制改革,有效破解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更好地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